WEIHUA NEWS
李聪:急难险重方显工匠精神
2023-04-12
访问量1586
手机阅读

2021年5月18日,long8数台300t四梁四轨铸造起重机昂首挺胸,分别位列四方,它们即将支撑着一座全新的现代化钢城崛起。

“5、4、3、2、1,点火!”高炉中燃起的火苗,照出的是一群人的激情澎湃,映出的是一个城市未来经济的高速腾飞。

1.jpg

透过这缓缓燃起的火焰,仿佛也能看到几百公里之外另一群普通人的欣慰与自豪,他们曾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日夜操劳,为一个小小的零件而彻夜赶工。李聪,便是其中之一。

这一天是他值得自豪的一天,也是他十几年职业生涯里最普通不过的一天。作为long8子公司的一名数控车工,他的工作,就是打造诸如轴承、车轮、减速机等零部件各种起重机的“器官”。

与别人不同的是,标准车的零件往往在车床输入一个程序就可以批量制作,但李聪打造的是极具特色的一类——制作非标零件:每接下一项任务,就要重新设计编写一套程序,越是微小的零件,对精密度要求越高,更需要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测量、对比、记录。几度春秋,几渡难关,每每遇到高难度的非标零件生产任务,李聪凭借匠心精神攻坚克难,靠着直面挑战的决心和毅力,在一次次为公司交付出完美答卷的过程中,实现了自身从“工”到“匠”的蝶变。

强BUFF创造者

对于数控车床的操作,李聪也算是半路出家,在2017年以前,他操作的还是老式的纯手工车床,但他仿佛天生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:适应时代变革,适应设备的更新换代。

2017年,long8迎来了第一台“数控车床”,他第一个报名了公司组织的技能培训。这台由传统车床改造的数控车床,只是多了一个程序面板,唯一的功能就是将原来的纯手工运行变成了自动运行,对于提升效率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,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零件甚至没有办法加工,李聪在上手操作后愈发明显地感受到这台改造机的局限性。

2.jpg

在李聪看来,没有提升效率的设备改进,那将是毫无意义的改进。他看着这台功能单一的数控车床,想的却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功能。

一个想法在脑中悄然滋生:既然别人能改,那他是不是也能按照自己的工作实际继续对车床改造呢?但很快他就否定了,不管他怎么加工也改变不了机器功能单一这个致命的缺陷,哪怕是改了,那也只能适用于同一种零件的加工,与之前的情况相比并无差别。

既然设备没法动刀子,不如换个思路。李聪想到了工装,“眼睛近视了可以通过戴眼镜来辅助视物,那么机器也能戴上各种辅助工装来完成相应零件的制作。”

传统车床在制作起重机轴时都是用车床尾座打中心孔,十分耗费人力。这台改造机器由于功能单一加不了打孔的程序,便要再加一步人工操作尾座的工序完成钻孔工作,过程繁琐不说,还额外多了人力的损耗。

李聪自制了一个刀杆,提前测量好中心高,在刀杆上装上中心钻头,再把刀杆装在刀台上,这样,在机器进行车轴作业时也能顺便把中心孔也钻了,实现了“车、钻” 二合一,车床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。

3.jpg

类似这样的小工装李聪大约做了十几个,这些工装简直成了当时这台改造机的buff叠加器,虽然后来各种先进的设备陆陆续续进了long8,再也用不到这些小玩意儿了,但那段刻苦钻研的流金岁月也成了李聪弥足珍贵的回忆。

经验与思维编织的硕果

先进的设备加工任何工件都不是难事,效率、精度和速度就成了李聪当前的追求。所谓熟能生巧,巧能生精,精能生妙,从而达到无往不利的境界,多年来,李聪对各类工件的精雕细琢,也使他锤炼出一身过硬的本领,急难险重的加工任务中,屡屡出现他的身影。

4.jpg

“李聪,这儿有一批零件,今天晚上加班加点,务必赶出来,明天早上不能耽误使用,你负责这件事,我才能放心。”

李聪出色的能力早已获得班长无条件的信任,对于难度大、时间紧的工作任务,班长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李聪,对此李聪已经习以为常,爽快地接过图纸来研究。

这又是个素未谋面的“新朋友”——用于联轴器上的球铰支架,需要在圆柱体内切割出一个规则的球体,结构复杂,且对精度、平行度、对称度、光洁度的要求极高,误差更要控制在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程度,难度显而易见。

饶是从事数控加工多年,面对眼下的情况,李聪的心还是不免悬了起来,任务重时间短,意味着试错机会大大减少,他要尽可能少走弯路,节约时间,这是对他技术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。

毫无疑问,这是一块儿烫手山芋,但李聪并非遇难而退的人,尤其是班长对他报以十足的期望下,他更没有理由绕道走。

李聪全神贯注投入到图纸的分析中,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,从刚开始的一头雾水到逐渐理出思路,李聪眼动手动,一刻不停编写程序,结合机床参数,精确到每一个加工部位数据。

就在李聪渐入佳境的时候,一个“拦路虎”出现了——圆柱内部球形结构的中心点无法确定。往常使用的内径表测量圆柱体内径十分便利,对于这个球形联轴器的圆球内孔却无能为力,测量工作无法进行,小球的精度便不能保证,后续工作更是无从下手,眼看着离成功只差一步,李聪不得不停下动作,思维运转。

他拿起手中的半成品细细端详,脑海中飞速检索过往知识与经验,手上反复比对,一个绝妙的办法渐渐隐现,他用寻找平行线的方式,根据两者之间的距离成功锁定了中心点。

五六个小时的程序编制,再考察各种加工方案的切削表现及精度,迎着长夜过后的第一道曙光,李聪圆满完成了任务,全部零件加工一次性满足交检要求。

“闲人”不闲

人机合一,人技合一。凭着这样的功底支撑,李聪一直承担着重点产品首件的加工重任,在过硬的技术水准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持下,经他手加工而成的产品屡屡成为班组内免检的存在,李聪几乎与百分百合格的精品画上等号。

李聪常说:“成绩只代表过去,每天都要从零开始,在工作中既要拿出优质的产品,又要把技艺方法传承下去,这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匠人。”

李聪不仅一颗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,更怀着一份产业报国的大情怀,他从来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班组里其他工友的“闲事”他也爱管一管。

5.jpg

平日里自己的工作完成后,李聪总爱去其他工友那里“串门”,一来二去,他发现过好几次对方的加工失误,有时是成品与图纸的结构不对照,有时仅仅是几毫米的误差,他一眼就能看出不对,“班组里加工的那些零部件我就算没做过也几乎都认得,啥时候能出现让我觉得陌生的东西,八成就是加工错了。”

在工作间隙,他会和工友们交流心得,学习对方好的加工思路并将个人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,引导班组内提高对设备故障的判断能力。

心有精诚,手有精艺,李聪将手中冰冷的铁疙瘩打磨成毫厘不差的精巧工件,为long8产业报国的版图再添一笔精益求精的信念,在long8高质量发展这条马拉松赛道上,李聪作为一个“助跑者”,仍在励志精进,奋力前行……


m wap